如何處理行李方面的緊急情況
行李損壞時怎么辦?
如果發現行李在貨艙內損壞,你應該在行李轉盤處或是航空公司設有的專設柜臺處理。處理行李損壞事項,旅客必須填寫行李破損報告,航空公司會安排專人修理行李,或由旅客自行送修,再將收據寄回航空公司,則能獲得理賠。若毀損的程度到完全無法修理,有些航空公司會理賠一只新皮箱,有些則以一年折舊10%的折舊率,根據行李購買的年份換算現金賠償。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規定:行李于國際運輸過程中受到損害,應于損害發生七日內以書面向運送人提出申訴。但航空公司表示,最好在機場就作出反應,否則事后還需要另外填寫一份報告書解釋為何沒有立刻發現行李毀損。
如何避免行李遺失
航空公司拖運的大件行李都是在轉盤上拿取,由于數量多,很可能有拿錯或被盜、轉機時行李不見了的情形,發現找不到行李時,首先不要慌亂,看看四周有沒有類似的行李箱被誤拿,若真的找不到了,趕緊找航站人員幫忙,拿著行李牌及機票向失物招領處登記。
為避免行李遺失及托運物品損壞,有幾個方法可避免意外的發生:
行李上務必寫上英文名字,如此比較容易在機場被尋獲。
對于行李的描述越詳細越好,若能指認出行李上有特殊的標簽,可讓尋找的人較易找尋。
若是易碎品,最好放在比較妥當的地方或者干脆不要放在行李內,因為有些航空公司對于易損、貴重或易腐物品,概不負賠償責任。
凡持卡購買機票的旅客,在到達目的地后超過六小時未找到行李,持卡人可獲得美金250元的刷卡金額購買日用品,如有家屬同行者可獲得美金500元的理賠。超過48小時未尋回行李,判定屬于遺失,金卡持有者有美金1000元,普通卡有美金750元之刷卡額度,作為購買日常貼身用品之用,即使第49小時找到行李,依然可以申請理賠,但要持機票、登機證明申請理賠。旅客若有貴重的物品,應盡量隨身攜帶。
辦理掛失手續
當在機場發現自己的行李遺失時,請先辦理掛失手續:立即向機場“失物招領辦公室”(Lost Found)報遺失。辦事員會替旅客填寫“行李意外報告”,內容包括飛行路程、攜帶幾件行李,并拿各式行李的圖片供旅客指認,并將資料輸入電腦,透過國際性協尋行李網路,找出行李遺失處的站名。超過21天若未找回,則由末站的航空公司負責理賠。根據航空公司的“終站賠償法則”,多次轉機的旅客,由搭乘終站的航空公司負責理賠。
關于賠償的額度
根據國際航空協會規定:托運行李之賠償限額約為每磅美金9元7分(每公斤美金20元,
德航為每公斤53.5馬克),隨身行李之賠償限額為每位旅客美金400元。對全部旅程均在美國境內各點之間者,相關法令規定航空公司之賠償限額,每位旅客不得低于美金1250元。
出境換匯需要出具哪些文件
1、護照原件及其復印件;
2、如果使用因私護照第一次出境,需有出境卡及復印件;
3、簽證及復印件,如果是移民則需要移民紙第一頁的復印件;
4、戶口本原件,戶口本家庭成員總頁及換匯人的單頁復印件;
5、單位介紹信。
我國的外匯制度及出國換匯的具體手續
1.我國的外匯制度是什么?
我國是外匯嚴格管制國家,除外貿、外資企業業務需要外,居民是不可以隨意向銀行用人民幣兌換外匯的。
2.留學去哪里換外匯?
居民因留學需要用匯,可以向當地外匯管理局申請。然后憑外管局的批文,到當地中國銀行用人民幣兌換外幣。
3.具體手續是什么?
首先,攜帶護照、入學通知書、身份證等證明材料到當地外匯管理局申請批匯;然后,憑外匯管理局批匯證明到當地中國銀行個人業務部辦理換匯。一般是先將等額人民幣存入中行帳戶,然后將其轉入中國銀行換取外匯。具體過程,中行屆時會告知。
4.外匯兌換限額是多少?
5.如果我有已經有外匯,但又不是我所需的國家貨幣,怎么辦?
居民可以隨意用自己手中的外匯在中國銀行兌換其他國家外幣,不用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
自費留學人員攜帶進境行李物品管理的通知
海關總署、國家教委、外交部關于加強對自費留學人員攜帶進境行李物品管理的通知
近年來,我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大量增加。為鼓勵自費留學生學成后回國服務,加強對自費留學人員攜帶進境物品的管理,現對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1)自費留學人員系指在國外正規大學(學院)注冊以學習和進修為主要目的的人員。
(2)自費留學人員在入校注冊后,應持本人護照,正式入學通知,學生證,就近向我駐外使領館登記注冊;本通知下達前已在國外學習的自費留學人員,應在通知下發之日起半年內到使領館登記注冊。
(3)各駐外使領館應加強對自費留學人員的管理。學成回國時本人要求享受公派留學人員待遇的,應于畢業之日起三個月內,持本人護照,畢(結)業證書等有關證件到原注冊的我駐外使領館辦理《自費留學人員證明》,駐外使領館應從嚴把關。證件不齊、不符者,不予辦理。凡不到駐外使、領館報到者,駐外使領館有權不為其出具證明。
(4)自費留學人員攜帶進境的行李物品,海關一律憑我駐外使領館開具的《自費留學人員證明》和本人護照及畢(結〕業證書,比照公派留學人員辦理驗放手續,凡證明與證件、證書不符的,或者自費留學人員在國外學習期間臨時進出境的,或者自畢業之日起在外滯留時間超過一年回國的,海關可憑其所持護照,另按有關規定辦理驗放手續。
(5)海關對學成回國的自費留學人員攜帶進境行李物品,比照公派留學人員的管理規定辦理時,原則上應按其留學時間(從注冊入學之日起至畢業之日止)予以驗放;但對于在國外學習期間曾經臨時進出境者,其攜帶入境的行李物品計算時間應自最近的出境之日計算起,至畢業之日止。
(6)對出國進修、合作研究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自費留學人員,在向我駐外使、領館申辦,自費留學人員證明時,應出具足以證明其學習、進修或專題研究的有關證明,使、領館應嚴格把關,并在證明上注明。
進出中國海關申報原則
中國各口岸的海關在旅客出入境通過海關時,1、填寫“旅客行李申報單”一律要求通關旅客出示一式二份的”旅客行李申報單“。其中第一聯留存海關,第二聯經海關官員批注簽章后交由旅客本人保存,回程時由海關對照所攜行李物品驗放或征收海關稅項。旅客申報所攜出、入境行李物品必須要人、證、物三齊,申報內容必須與所帶物品相符。凡隱瞞不報、虛報所攜物品,申報人要負法律責任,海關將依照海關法予以處理。2.關于禮遇免查 根據公認的國際公約,我國的海關法對于享有免驗禮遇的中外旅客,給予免填“旅客行李申報單”及免驗行李物品通關的待遇。但是,對于有重要證據或有重大案由推定,享有免驗禮遇的通關旅客的行李物品內隱瞞和裝有我國法律嚴禁進、出境物品的,海關可以依法進行查驗。3.海關監管、施封的行李、物品的管理1)海關在旅客的行李、物品上進行封志處理的,任何個人不得啟封或損毀,違者海關可對當事人處以罰款或其他處罰。2)對于未辦清海關手續、過境轉運、暫時進口的物品及保稅品,海關有權對其進行監管。任何個人或單位無權處置,包括出售、抵押、轉讓等。違反監管條例的個人或單位將受到海關依法處罰。4.紅、綠通道通關制 為了簡化海關通關手續,我國海關依國際慣例實行紅、綠色通道通關制度。凡持有外交及禮遇簽證的外籍旅客,或國家給予免驗待遇的中國旅客在通過海關時,可經過綠色通道,通過海關。以下各種情況及旅客應經由紅色通道通關:
1)攜帶海關限量及應征稅物品的;
2)攜帶進口限制的物品;
3)有人、物分離進、出境的;
4)攜有物品、貨物、貨樣以及其他需辦理出境驗放手續的物品的;
5)未將應復帶出、入境物品的;
6)攜帶外幣、金銀及其制品而又未獲得有關出境或已超過限額的;
各國海關管理方式
世界各國的出入境口岸一般都有專門的海關駐守管理出入境旅客的行李、物品。各國對于行李、物品的進、出境管理規定各不相同。因此,中國旅客在辦理前往國家的簽證時,應該向有關國家的簽證官員了解有關國家入境時行李、物品管理的規矩。
以下介紹一些一般常識:
一、關于個人自用的物品
對于個人自用的生活用品,歐美等國一般沒有限制,只要是個人自用的生活用品一般都準予進口。其中對于入境旅客所攜帶的美元或其分外幣,(包括旅行支票)一般都準予進口,但旅客應該如實申報。出國人員在進入某外國的口岸之前,國際航班的服務小姐一般會發給每位旅客一份入境時通關用用的海關申報單。旅客應該如實申報,包括隨身攜帶的外匯及旅行支票。西方各國對外匯入境一般不予限制,但要如實申報。對于入境攜帶的禮品,超過一定限額的,比如到美國,禮品價值超過50美元的,海關要課稅。
二、各國禁止入境的物品
世界各國海關一般都嚴禁鴉片、海洛因、大麻等致癮、致幻物品及其原料的入境;大部分國家,特別是世界保護野生動物組織的參加國對于動物制品,比如象牙制品、毛皮制品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限制。美國等西方各國(除日本外)海關禁止從象牙產地國進口象牙或象牙制品,虎、豹等瀕危動物的毛、皮、骨制品等
。美國、英國、日本等西方大國禁止旅客入境時攜帶新鮮的水果、蔬菜或未經處理過的肉類。西亞的阿拉伯、伊斯蘭國家對于有違伊斯蘭教的書、刊及其他印刷品、音像制品有較嚴格的進口限制。以色列國對于反猶太教和損毀猶太民族感情的物品,印刷品等物品有嚴格的限制。
我國今年開始實施出入境六大改革
新華網北京11月22日電(記者 吳黎明)記者今天從全國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會議上獲悉,2005年前,中國將在全國大中城市實現公民憑身份證、戶口簿按需要申領護照。
這是中國公安出入境部門今天宣布的從今年起開始實施的六項重大改革措施之一。其他措施包括:
明年年內,中國公安出入境部門將取消公民出國境申請、提交境外邀請函和簽發出國護照附發出境登記卡的做法,進一步簡化公民申請出國手續,方便群眾申領出國境證照。
從今年12月1日起,放寬赴港澳商務簽注有效期限,最長可至3年。有效期3個月以下的赴港澳商務簽注申請取消納稅、創匯數額限制,實行按需申領。與此同時,取消赴港澳旅游的名額限制,方便內地居民赴港澳從事商務、旅游活動。
自明年1月1日起,擴大口岸簽證的辦理對象,賦予口岸簽證機關辦理外國人團體旅游簽證的職能,方便外國旅游團隊入境。
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建立中國的“綠卡”制度。對外籍高級管理和科技人才、投資數額較大的外籍投資者授予在華永久居留資格,給予持永久居留證件者以免簽證入境等優惠待遇。
措施還規定,在明年年內,在總結首都機場、浦東機場口岸設立中國公民入境專用通道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在虹橋、白云、外砂、高崎、沈陽、周水子、南京、福州、桂林、昆明10個空港實行這一做法。
公安部部長賈春旺今天在全國公安出入境管理工作會議上說,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中國將在更大范圍內和更深程度上參與國際合作。這六項改革措施的推出,正是貫徹了深化改革、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指導思想。
他要求各級公安機關認真按照公安部的部署,抓好落實工作?!疤貏e是對于有時間要求的,必須按期限完成?!苯y計數字顯示,從1989年至今,公安機關共檢查出入境旅客13.34億人次,平均每年增長27.91%;批準公民因私出境2483萬人次,平均每年增長54%。
目前,按照公安部制定的《公民出境入境管理法實施細則》的規定,中國公民因私申請辦理護照須向戶口所在地的市、縣公安局出入境管理部門提出申請,交驗戶籍證明并且提交所在工作單位對申請人出境的意見和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完)
申請出國不需再交邀請函 明起出國手續如何辦?
01月31日 21:38
從明天起,我國公民在辦理出國申請手續時不再需要提交境外邀請函。新辦法出臺后,公民申請因私出國,還需提交哪些材料?
記者從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了解到,今后,公民申請因私出國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本人身份證、戶口簿或其他戶籍證明。 二、填寫完整的"公民因私事出國(境)申請審批表"。 三、提交與出境事由相應的證明: 1、參加旅游團隊出國旅游,須提交有出國旅游經營權的旅行社出具的全額旅游費用的發票。 2、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人員申請出國自費留學,須提交省一級教育主管部門出具的"自費留學資格審核證明"。出國學習宗教課程(含前往宗教院校學習)的,須提交省級以上宗教局出具的同意證明。公派留學人員(含國家公派和單位公派留學人員),須提交填寫完整的《公派留學人員申請護照登記表》。 3、收養兒童出國定居,須提交戶口所在地的省級民政部門出具的收養登記書、領養人的護照或其他身份證件。 4、由勞務公司辦理的出國勞務人員,須提交有外派勞務經營權的勞務公司出具的勞務項目的說明。 由境外就業服務機構協助辦理出國就業的,須提交有境外就業經營權的境外就業服務機構確認的申請人與境外雇主簽定的就業合同。 5、出國進行文化交流的,須提交省級以上文化部門出具的同意證明或按相關規定辦理。 6、以其他事由申請出國的,免交境外邀請材料。
新聞背景:與時俱進的公安出入境管理
新華網 出入境管理工作與國家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改革開放后尤其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我國出入境管理工作加快從封閉型向開放型轉變,一系列重大措施相繼出臺,公民出國境和外國人入境渠道日益拓寬。與時俱進的出入境管理工作,是我國20多年改革開放的一個縮影。
1990年12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發出通知,開始審批我國公民參加旅游團隊赴東南亞探親旅游的出國申請。
1992年7月1日起,我國公民持因私護照再出境,無須再申領出境登記卡。同年8月15日,北京、上海、江蘇、廣東4省市啟用92版護照。
1993年3月,新版出境登記卡開始啟用。6月起,內地居民過境香港無須辦理簽證。
1994年3月,公安部發出通知,簡化出國留學人員回國落戶手續。8月,廈門高崎機場和和平碼頭口岸簽證機關獲準可為外國人簽發可在廈門停留5天的特區旅游簽證。同年12月1日起,在香港的外國人由指定的旅行社組團進入深圳經濟特區72小時免辦簽證。
1995年12月,澳門中旅社獲準在澳門機場設立辦證點,為臺灣居民經澳門直接轉機來祖國大陸辦理一次入出境簽注。1997年5月,海南、福建省口岸簽證機關獲授權對持有《臺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的臺灣居民予以辦理一次入出境簽注。
1998年3月,公安部發出通知,對內地居民往來香港從事商務等非公務活動的申請條件、審批辦法等作出規定。同年7月、11月,中國國際旅行社成為內地居民赴香港、澳門旅游組團社。
1998年3月,祖國大陸公安機關辦理臺灣居民在祖國大陸停留延期、暫住加注、多次入出境簽注的期限及范圍得到進一步放寬。同年10月,臺商辦理多次入出境、暫住加注的有效期限得到進一步放寬。
1998年12月,緊急來華的外國人可補辦簽證。1999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準,允許過境上海的外國人停留48小時免辦簽證;上??诎逗炞C機關可為由指定旅行社組織的部分國家的旅游團辦理團體旅游簽證。
2000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允許到香港、澳門的外國人組團進入珠江三角洲地區旅游停留5天免辦簽證。同月,需二次進入香港旅游的內地旅游團隊可獲簽發二次有效旅游簽注,延長旅游簽注期限。6月,全國公安機關陸續啟用97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7月,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發出通知,要求為外籍高科技人才、高層次管理人員入境、居留提供便利。